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王君宝 姬烨)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13日在北京冬奥组委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个场馆正在积极筹备尽快向公众开放的计划,不少场馆计划在“五一”前开放。
3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召开赛事总结新闻发布会。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杨树安、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沈千帆和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从左至右)在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严家蓉介绍,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将依托雪上场馆打造“全季、全时、全域”的冰雪娱乐中心、山地度假区和避暑旅游胜地,既有适合中高级滑雪爱好者的高级道,也有适合初学者的滑雪场地;首钢园赛后将以“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的身份陪伴北京市民,使“双奥之城”北京拥有“双奥公园”。
严家蓉还透露,国家速滑馆的全冰面设计,就是考虑到赛后向社会开放,赛后可以实现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滑道下方的三分之一处比较缓的地方,特别留出了大众体验出发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建成适合青少年的滑雪培训和冰雪体验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的场馆无障碍设施也会尽可能保留。
这是2021年12月26日拍摄的国家速滑馆内景。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场馆赛后向公众开放,实际上是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解决场馆赛后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提出了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北京方案’,不仅多个2008年的奥运场馆得到使用,北京冬奥会的全部新建场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赛后利用,体现了前瞻性和规划性。”严家蓉介绍,北京冬残奥会结束以后,北京冬奥组委将尽快完成技术设备等物资和相关人员移出,结束对场馆的**使用期,将场馆的使用和管理权移交给业主。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的竞赛场馆都是世界**的场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各场馆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建立了很好的协作和沟通机制。严家蓉介绍,有关部门、业主已与世界冰壶联合会、国际雪车联合会等达成框架协议,并正积极和国际雪联、国际冬季两项联盟等商议,申办今年和今后几年的世界杯等国际性专业赛事。这将带动场馆的后续运营,助力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图为1月28日拍摄的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场馆不仅属于运动员,更属于热爱运动的每一个人。”严家蓉说,随着冬奥赛事圆满落幕,全民健身热潮即将到来。
编辑:张悦姗、胡佳丽、赵建通、吴禹奇(实习)
文章来源:新华社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网站及编辑的言论
最新文章
哪些企业必须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2024-12-09商标注册的八大作用
2024-12-09新公司记账报税应如何进行?
2024-12-09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意义有哪些?
2024-12-09专利转让根本程序是什么?
2024-12-09创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024-12-08这八种情况下需要出具验资报告
2024-12-08公司减资申请流程 需要的请尽快收藏
2024-12-08一般纳税人是如何认定的
2024-12-08东莞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工商联开展“春雨润苗聚合力”活动
2024-12-08品质保证
15年以上财税经验,积累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基金投资专业实力
资深财税团队专业会计团队安全无忧
2048位安全证书银行级别的系统安全多元服务
社保托管、税务代办、财务规划和咨询等增值服务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13272073477